1.什么是品牌?


喝水人上人小故事

● 扫货大妈:不是吧阿sir,都0202年了,一块钱的矿泉水的矿泉水也有人敢喝?港股上市的有点甜了解一下?


● 从不爬山的数学老师:不是吧,不是吧。不会真的有人喝新安江水吧?卡迪尔的百岁山还真的是一点都不甜,水有水的样子呢。


● 500强HR:不是吧,不是吧,不会真的有人不知道依云吧?


● 互联网10年高级产品经理:难道只有我一个人喝Filico的嘛?


● 球场直男:有了解那些的时间我一瓶水都喝完了,有灵魂的冰露他不香嘛?


品牌是什么?

这些冰露、有点甜、百岁山、依云、Filico都是品牌。而品牌定位就像是一种人设,久而久之灌输到消费着脑袋里的价值观。

比如提到挖掘机就是蓝翔,提到厨师就是新东方;街溜子就是要抽华子,好骚就一定是刚离婚十周年的洪世贤。


创新创业平台品牌本质上是刻板印象和偏见(非贬义)。



2.品牌能带来什么


对比上面两张图,相对而言,图一内容只有很美的风景,让人神往;图二经过「设计」后,所表达的内容变多,而且还能引起人的思考。


图二就是一次成功的信息告知,也就是所谓的「视觉传达」。


所以企业需要通过品牌这个媒介去向用户传达信息,需要和用户产生互动,产生交流。


品牌能带来什么?


而品牌的视觉传达,就是品牌形象,是为了让受众产生消费观念的改变(指的是当下让消费者产生购买的冲动),品牌形象实质上是一门告知的学问。


品牌形象是一个意识上的东西,而这些东西需要的是灌输。 

从人上人喝水小故事里,虽然他们都是在买水,但是本质上对水的需求的差异是千差万别的。


·球场直男只是口渴了想要快速补水,所以在他们看来需要考虑的是水的可靠性和价格,可口可乐公司的冰露当然是最佳选择。 

·有点甜的大量宣传和超高的销售渠道,国民饮用水无可厚非,日常饮用大家也都接受。

· 百岁山则更倾向于商务接待的场合。 

·依云这个品牌可能不是故意的,但依云在这种场合里贩卖的则是鄙视链,“在欧罗巴大地法兰西的水面前你们都是渣渣”的这用暗爽感,哪怕法兰西大地的人民喝了本土的水都掉头发。


互联网创业商邦每一种需求对应的不是一个人,而是他分场合做出的选择。一个人既可以打球喝冰露也可以商务接待买百岁山。


不同的需求本质上并没有优劣之分。 





3.需求是如何来的


需求是从你产生态度,开始做出选择时产生的。


当A拿拳头快速伸到B的脸部时


B接收到了拳头即将打在自己脸上的信息,之后开始判断:A是吓唬我还是真的要伤害我?

然后B基于自己的判断,产生了态度,认定A会伤害自己,所以选择了躲开。

-
-

采取措施就是选择,B可以选择顺手拿起手边的东西反击,也可以选择按下一个按钮,就会有坚硬的东西出现帮B遮挡攻击。

所以说,当态度出现的时候,当可以采取措施的时候,就是需求出现的时候。


从「喝水人上人小故事」中,会发现品牌其实是对标需求的。

当你产生了某个需求时,你的刻板印象资料库里恰好有一个品牌的印象与其匹配,比如当我有学挖掘机的需求,我一定立马去打开电视找到蓝翔的电话。这大概就是品牌的魔力吧。 


对于企业来说品牌对应的是某个细分市场,做到这个细分市场的龙头,大多数时候并不是拼谁的产品更好。


大多数消费者根本不知道什么水好,什么水不好,酸碱度啊,矿物质啊,一概不知。所以更多取决于创业项目平台品牌、产品给消费者灌输的印象是什么。



4.如何打造品牌


品牌就是将信息传达出去,是需求的载体。目的是用户在某个场合做某件事时最先想起的是你的品牌你的产品。

但是品牌如何传达却是个问题。


品牌这个人设的性格很重要

不同性格的人传递出的气质以及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:

冲动的人,一定是被自己瞬间上来的各种情绪左右当下的反应;

好胜的人,常说的就是“放着我来”“我带你去”,会想要掌控事情按照他的想法来发展;

叛逆的人,会比较自我,特立独行,同时想要展现出来给别人看,也是带有批判性的;

坚韧的人,对个人的要求非常严苛,哪怕卧薪尝胆,只要能达到目标,能够享受到最后的成果;

克制的人,属于沉稳,靠谱,身边的人都知道将事情交给他,准没错,能够负责到底;

……


把上述的“人”换成“品牌”之后,我们想想华为属于哪个性格?苹果呢?小米呢?

你买手机的时候,为什么买了华为,没有买苹果?他们的显性性格(直接感受、看到的)是哪个,隐性性格(你联想到的)又是什么?

-
-

稳定的性格体系


所以说:

品牌的风格——是品牌性格的展现;

品牌的态度——就是用户的需求,让消费者感到兴奋;

品牌的文化——就是让消费者产生共鸣,让他把这个“共鸣”的情感归属到品牌上来;


而品牌的力量,就是清晰的将品牌价值,传播出去。从而让消费者兴奋,与品牌产生共鸣。


如何打造品牌?


很多产品,消费者是无法分辨产品的好与坏。谁先占领了舆论风口谁就能先抢下蛋糕。产品质量固然重要,但是后期的公关和宣发能力不能辜负呕心沥血的产品才可以。


要站在企业和消费者的角度去理解产品,制定一个合适的定位,最简单的方法无非是顺应浪潮。不用自己去宣传,在他人栽的树下乘凉。


就比如说一个奶茶店,除了备好糖浆之外,只要再准备一份代糖,再设计几个漂亮的海报传达出,我们这里可以提供代糖奶茶,而且口味和糖一样。流程上再增加询问顾客要几分甜,是否用糖。这样即解决了行业痛点,又顺应了现在对糖分敏感的饮料快消行业。


这时候奶茶店的品牌就可以无缝对标想喝奶茶又怕胖,和对饮食中糖分敏感的需求了。品牌定位一定要和企业的核心优势挂钩,这样才有不可替代性。


光环效应

当然打造品牌还有更加玄学的方法,就是光环效应。为什么说现在是「看脸的世界」,因为大家下意识觉得一个人好看的话那么应该其他的方面都挺好的。比如说电影里的坏人永远不可以用苹果,这可不是巧合,就是为了避免负面的品牌形象。好看与否也是占领用户心智的一种有效手段。


互联网创业商邦十万+品牌升级的初心

很多企业公司产品越卖越便宜,消费者还觉得越买越亏,价格调低销量还下滑,这一现象在十万+也初现端倪,值得我们好好从品牌的角度去思考。

因此,十万+首先将从自己品牌的性格、风格以及价值体系上进行定调,之后再一部接一部地往后推进。

-
-